战略研究 cicv-凯时app官方首页

搜索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
<返回列表
2019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评价
发布时间:2019年 11月 12日

摘要

本文运用综合指数法和标准离差法,基于2018年中国及主要汽车强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和专家问卷调查的最新数据,客观的评价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在国际竞争中所处地位。和去年相比,美国凭借其在软硬件上的技术优势及商业化的快速进展进一步拉大了与德国、日本的差距,领先态势已愈发明显。中国产业竞争力则在去年的基础上有小幅提升,缩小了与德、日两国的差距,但仍与美国差距较大。美、德、日等传统汽车发达国家仍然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端和生产端上有着巨大优势,而中国在该产业的消费端和使用端保有一定优势。此外,中国已在通讯、运算、定位、系统平台水平、ict企业竞争力等多个二级指标上领先于德、日两国,开始逐步摆脱以往在传统汽车领域技术全方位落后的状况。

研究背景

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国际汽车竞争的焦点,我国近年来在政策法规、示范应用、产业推广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增强了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强国也在不断的加大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投入及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科学、客观的反映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在国际竞争中所处地位,以更好地为国家进一步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我国汽车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方向。因此,我们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提供一种产业竞争力评价思路和手段。

产业竞争力定义与评价体系设计

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特点、社会效益以及现有的国际竞争力理论,本文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 industry)定义如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从汽车制造和汽车社会角度出发,在现有的国际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一个国家相比于其它国家或地区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上能够持续生产出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产品,并由此获得满意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能力。

本文构建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估模型包括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我们以钻石模型为基础,从智能网联汽车所处的整体大环境出发,向下延伸到基础辅助产业、技术创新、生产制造、消费者购买使用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最后具体落实到微观汽车企业比较,并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普及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将竞争力比较扩大到汽车社会层面,由此自上而下、自大到小的对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全方位梳理,详见图 1

 

1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相比于《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18》中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有以下两个改进创新:

第一,扩大完善了评价指标。鉴于智能网联汽车目前的发展阶段及特点,我们新增了参与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标准制定程度实验、测试、示范区水平实现商业化生产所需时间企业品牌价值等多个二级指标,以此来更加全面准确的反映我国在该产业上的竞争力。此外,原有部分指标在评价内容上有所交叉重复,容易造成某些评价内容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过高,从而影响整个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在新的体系中,我们重新调整了各个一级指标的范围,尽量消除各指标之间交叉重复的部分。

第二,我们对评价体系所需数据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速度极快,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商业化程度一日千里,因此对数据的时效性要求较强,沿用旧的数据会导致评价体系无法反映整个产业最新的发展状况。除了更新旧有的数据以外,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引入新的数据。许多旧有数据主要依赖于少数专家的打分评价,不够全面客观。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新数据尤其是技术和商业化等具体数据不断涌现。在本文中,除了传统的专家问卷调查数据,我们还收集了由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天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波士顿咨询集团、国际交通论坛、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所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技术专利及商业化的最新数据。

研究结论

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是对所有27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计算所得出的一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总体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对一个国家该产业发展质量的总体评价。从图 2可以看出,和去年类似,目前各国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仍是美国遥遥领先,德、日不分伯仲、紧随其后,但是与美国差距较大,我国仍处于末位,需要奋力追赶。

 

 

2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和去年相比,美国凭借其在软硬件上的技术优势及商业化的快速进展不断拉开与德、日两国的差距,领先态势已愈发明显。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则在去年的基础上有小幅提升,进一步拉近了与德、日两国的距离,但仍与美国差距较大。

1描述了各国在各个一级指标上的具体排名。可以看出美国在环境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辅助基础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四个指标上独占鳌头,德国在生产竞争力上居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在消费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上名列榜首。这些指标排名充分的说明了美、德等传统汽车发达国家仍然在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端和生产端上有着巨大的优势,而我国在该产业的优势则主要来自于消费端和使用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消费使用端外,从二级指标的总体排名来看,我国已在产学研转化合作能力、商业化生产所需时间、通讯、运算、定位、系统平台水平、ict企业竞争力等指标上超越了德、日两国,说明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技术转化、普及推广及软件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先发优势,正逐步缩小与德、日两国在技术生产端的差距。

1各国一级指标分数


美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环境竞争力

100

81

91

89

技术创新竞争力

100

93

88

79

基础辅助产业竞争力

100

90

90

80

生产竞争力

87

100

91

72

消费竞争力

86

72

73

100

企业竞争力

100

93

88

72

社会竞争力

86

77

78

100

 

本文基于2018年的最新数据客观分析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在国际竞争中所处地位。通过对去年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指标调整及数据更新,我们构建了一个更为准确、客观、全面、与时俱进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以此评价体系为标准,详细阐述了同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各环节中的优劣势。

智能网联汽车是产业变革的必然趋势,是智能化与网联化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将为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重要支撑。我国汽车产业应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产业变革机会,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争取在汽车产业新一轮的洗牌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摆脱汽车产业以往大而不强的局面。

 

作者介绍

叶芳林,博士,天津财经大学助理教授,专注于产业经济学方面研究。


网站地图